2009-10-15 11:06
lagee
解讀浪漫
“我願意喝一種水,愛一個人,過一種生活,信仰一種精神,走一種人生的道路.雖然單薄,貧乏.但單純,有時候讓我內心更富有.”一個女老師,在QQ給我發了這段美麗的話,說她看了感動,想考考我感覺如何?我說,沒什麼感覺,甚至感覺這話有不切實際的地方,看似很美而已。一個人是很難只喝一種水,一輩子隻愛一個人(社會要求我們一輩子隻愛一個人不過做到是有難度的),只過一種單調的生活,和信仰一種精神。人本來就是害怕寂寞,擔心孤獨和不甘貧乏的。這才是人呢,否則就是神了!
但執著恒定卻可以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富有,這是本句話想表達的主旨。執著是一定會堅守寂寞的,而人天生就喜歡浪漫,喜歡情調。如何一輩子執著地愛一個人,不厭煩,會不會很難?平淡的生活如果是真的富有,那為何還需要追求浪漫......
浪漫不僅僅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
有人說平平淡淡才是浪漫的真諦!平淡不可能等於浪漫,平淡只不過是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的一種穩定狀態,但不代表全部,也不能是全部。如果生活的全部都是平淡,總有你忍不住的一天,平淡就成了貧乏、乏味,無趣了,想擺脫。平淡中,點綴偶爾的興奮,小小的意外,反倒會讓生活更加有趣。慢慢變老,不僅僅攜手相伴,共同天長地久。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,在小事情中去體驗每天不同的幸福和快樂。浪漫不需要興師動眾,更不需要鋪張奢華,而是在於打動人心的那一瞬間。我們的記憶會將那一刻永恆,把它變成淡淡的幸福記憶,儲存在心理可以隨時提取出來“調閱”讓自己獲得滿足。等著我們老了,我們可以牽著手蕩秋千,可以一起回憶過去的浪漫,也依然可以製造明天的浪漫。
浪漫製造者,這要什麼素質呀?!
在愛人工作+學業繁忙的日子,週末老公跟父母撒個小慌(挪到下周看望父母),擠出半天的時間陪愛人去看電影,再一起在外面的小館共進午餐。午餐後,老婆又要趕緊去上課。晚上妻子一進門,突然發現桌上有一份快遞,赫然寫著收件人的名字是自己?!奇怪之餘迅速拆開,哇噢!竟然是上個星期自己在網上一家名字很特別的新開小店“緣來小舍”裏看中的那款Lto大氣圓巴西紅瑪瑙掛墜耶!記得當時老公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未置可否,沒想到此時此刻自己居然已經捧在了手上......此事已經過去好久,突然一天老婆說,那天特別感動,謝謝你老公!因為我們好久都忙著沒時間一起去做浪漫的事了,老公心裏想,這算是浪漫嗎,不錯,緣來小舍,有緣皆來,在一家有著浪漫名字的小店,訂購一樣愛人的心上飾品,老婆當時眼睛裏的那份驚喜、那份激動也著實令自己開懷了很久很久呢。。。。。。
你有沒有製造浪漫的能力,其實很關鍵;她有沒有體驗浪漫的胸懷,也很不簡單。浪漫,其實只是用一種特別的形式表達“我很在意你”!所以,“在意你”只要表達了,一大半的浪漫就出來了,剩下的就是“投其所好”了!這樣看來生活中只要有心,就能製造浪漫。只要你想作一定能做到,而不要拿其他的事情作為藉口:金錢不是問題,時間不是問題,你的心念決定著一切!
“投其所好”,是建構在對對方的瞭解之上,真愛的基礎,這絕對是中性詞,在本文是褒義而用。對於對方的瞭解,又回歸到平日的平淡和一點一滴的關注上。看過好多80後的夫妻,他們流行“婚姻完成制”,由於長輩的壓力,他們迅速戀愛、結婚、生子。完成了父母的願望,其後又回到蒼白的過去,體驗有家的單身生活,重新成了他們的憧憬(當愛來得太快,也將逝去很快)。所以,要慢品,慢慢愛,愛的過程比愛的結果更有助於人的心思成熟和欣快感的建立。這些人,我想不會是感情浪漫的製造高手,他們懂得為何要愛嗎,幹嘛要婚嗎?如果都不瞭解,那就是在遊戲感情,又怎麼能做到真愛地無私地“投其所好”呢,這樣把浪漫當手段,就勢必不能持久,還會自感心累!因為浪漫是手段,那麼你只有達到目標才會有欣快感,如果結婚就是目標,那麼結婚後就不再需要浪漫了。
溝通是浪漫的根本
兩個人結合,意見不合是一定的。關鍵不在於擔心意見不合,而在於意見不合怎麼辦,可以通過交流達成協同。通俗講是能勾能通,你現在還沒勾呢,就怕不通;我們可以允許勾了不通,但好的夫妻是可以達到大膽勾,大多數通,也能接受少量不通的結果。溝通是我們搞好家庭關係的手段之一。
為何要講溝通,沒有溝通,不可能有浪漫。有人說我又錯了,女孩子的浪漫是要你猜她的心。猜對了是浪漫,猜錯了就......呵呵,這個要求有點“高遠”,也不高明!猜,就是蒙,建立在50%與50%的基礎上,你的浪漫指數猜好了最多一半,還沒及格。人們通常受到的打擊比得到的快樂,記憶更深刻。如果你相信這條理論,我奉勸你,猜要建立在全面瞭解的基礎上,那就不是猜了。
浪漫的效力不是一勞永逸。一個燭光晚餐,一次浪漫海濱浴場、一次豪華郵輪歐洲遊......你覺得能管多久,是一周讓心情愉悅還是,一年,一輩子?不,也許能管多久因人而異,但絕對不是一輩子,所以我們要的浪漫可也絕不是一次兩次。發現了吧,人是很不能甘受寂寞的,絕不像開篇的那句話“雖然單薄、貧乏,卻是內心富有”。既然一件浪漫的事件,只能維繫一段時間。那就需要我們過段時間再來次浪漫。
想問一些已婚有孩他爹們。結婚把老婆搶到手是不是很辛苦,尤其漂亮女生;婚後養家糊口是不是很不易,尤其經濟危機效益不好;生子期間,老公冷落;有子之後,老公被這個小“第三者”夾到中間,是不是只能跟孩他媽遠點距離。我想問你,你有多久沒有主動製造做浪漫了?你婚前送女友的花,現在你們還會常懷念嗎,還是念叨起來都是抱怨。浪漫可是個體力活,有人總說策劃起來很需要時間和精力。對吧,其實不對。浪慢如果必須持久,就要解決你這個“體力活”的定位。不那麼費勁的事情,才有可能持久,浪漫不就可以時時刻刻做到了嗎!
浪漫續航能力,要用低耗發動
有功夫的朋友,問問20歲、25、30、40、50、60...不同的女人,對浪漫如何定義。一定是不一樣的,你找對了她們的需求,也許你的浪漫續航就有了方向。婚前,鮮花與燭光適合你的年齡;可是婚後也許一個電影就可以表達浪漫;再往後一個擁抱一個關心或者是病床前的陪護......不是浪漫變得蒼白了,但也許浪漫變得實際了。不過不管變成什麼,只要好使,只要表達了心意,收到了效果就是最好。所以,不像有些人以為婚後也要大做文章像婚前追她一樣興師動眾,那說明你的心裏還在未婚狀態。你不妨問一下老婆,注意了這時溝通起作用了。她也許要的不是婚前的燭光、鮮花;他也許要的是......只有她自己知道別瞎猜了,問清楚去~
清晰,不朦朧,你是不是認為並不浪漫,其實是在減少不必要的精力成本。孩子喜歡驚奇帶來刺激,成人更喜歡提供合適的需要帶來的滿足。所以小時候一個棒棒糖,跟長大後的金鏈子銀首飾,是很難比較薄重的,因為需要變了。你不信是吧,那就繼續沿襲婚前的浪漫大操大辦吧,也許一兩次效果很好,可是你能堅持多久。有了孩子,要忙工作......人通常下都會自動去取捨,去顧及成本!當你覺得掙錢比什麼都重要時,你自然會說浪漫有什麼用,能當飯吃嗎?呵呵,你從這個極端,又跳到那個極端!興許以前浪漫大發了,累了,也對玩浪漫產生了阻抗,這樣能持續下去嗎?
所以,在平平淡淡中,去製造浪漫需要的是一顆平和心。不怕小,就怕停。要想感情永駐就要不斷加油,不斷變化。心思不是花在去追求花樣翻新,而是去關注點點滴滴。當我們關注了,自然你的行動你的語言就浪漫了。浪漫是傳達出的一種感覺,當對方感覺到了,就浪漫了。
別忘了浪漫只是形式,用心去做“很在意”;或許你在意了,對方就自然解讀為浪漫了呢...